脑梗塞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65岁至70岁是发病的高峰期。
脑梗塞在我国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脏病变等基础性疾病有关。
为进一步提高对脑梗塞的认识,针对脑梗塞的定义、症状表现及发现脑梗塞的处理措施,我们特邀请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唐劭年为我们一一解答。
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就是血管堵塞,发生比较多的区域是动脉。
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斑块脱落等都可造成脑动脉的栓塞。
脑动脉堵塞后,会造成该血管供应的脑组织坏死,一旦脑组织坏死就会造成神经功能的缺损,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或者意识障碍甚至抽筋等症状。
脑梗塞有什么表现?
脑梗塞的表现比较多,血管堵塞的区域就会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比如影响到语言功能区,患者就会表现为失语不能说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讲话;
如果影响到肢体功能的区域,就可能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者影响视力的区域,就可能导致一边看东西看不清楚。
此外,还可能引起抽筋、精神异常等症状。
发现脑梗塞怎么办?
发现脑梗塞要尽快送到有神经专科的医院。
脑梗塞发生率比较高,而且脑梗塞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高,因此对于脑梗塞,需要遵循FAST原则:
1、看患者的脸两边是否对称,是否有嘴巴斜的情况;
2、听病人说话能否讲清楚;
3、抬手,如果发现手抬不起来了,就说明病人已经出现偏瘫,需要尽快拨打120送院治疗。
脑梗塞主要是脑部血管的堵塞,最常见的区域使脑部的动脉区域,当大脑的血管收到堵塞后,大脑的供氧不足,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形成脑梗塞,脑梗塞的症状表现比较多,主要在神经系统比较明显,如语言神经、听力神经、视觉神经的损伤或功能丧失。
生活中如果出现或发现脑梗塞,需要立即就医,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会更好。
本文指导医生:
唐劭年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对于缺血性脑血管、帕金森病、癫痫、眩晕、.
[详细]
(责编:张颖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