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若月经周期超过35天,则说明月经周期长。
导致月经周期长的因素有很多,如精神因素和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等。
一、精神因素:长期情绪焦虑、紧张、抑郁等,可能会使内分泌功能下降,导致月经周期长。
应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疾病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腺瘤等疾病,都可造成月经周期长,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导致月经周期长,此外还有多毛、痤疮、肥胖、不孕等症状。
主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服用短效避孕药及孕激素调节月经周期,服用地塞米松、环丙孕酮、螺内酯等降低雄激素水平等,严重者还可通过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等;
2、高催乳素血症:血清催乳素异常升高,导致出现月经周期长,甚至闭经,另外溢乳是该病特征表现。
一般需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甲磺酸溴隐亭、喹高利特、维生素B6等;
3、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该病患者卵巢功能减退,出现月经周期长,也可出现闭经,还有雌激素水平低下表现,如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潮热出汗、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等,另外还常有不孕、不育表现。
治疗方面因发病机制不明,仍无有效方法恢复卵巢功能,可遵医嘱进行激素补充治疗,如雌激素、孕激素,有生育要求的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达到受孕目的;
4、其他: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下丘脑疾病等其他内分泌疾病,也可出现月经周期长的症状,常还伴有相应典型症状。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促甲状腺素的抑制,造成患者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出现月经周期长,还有消瘦、手抖、脖子粗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选择碘-131或手术治疗。
若月经周期长,经常超过35天,并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应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