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1-2周。
起病急,初期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
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相似。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等严重症状。
出血热常由汉坦病毒引起,汉坦病毒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到达全身,通过位于血小板、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β3整合素介导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内,以及骨髓、肝、脾、肺、肾和淋巴结等组织,进一步增殖后再释放血引起病毒血症,进而导致出血热的发生。
治疗出血热时需以综合治疗为主,总原则为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地治疗。
发热期可用利巴韦林、维生素C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丹参注射液等治疗。
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若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无尿者可行透析治疗。
必要时可酌情给予甘露醇或硫酸镁导泻。
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
进入恢复期后应休息1-2月,逐步增加体力劳动,并注意补充营养,定期复查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