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学中,心是多义词,在阿毗达磨(好像吧,记不清了)中就能分出十种心,不过,纵观整个佛学系统中,大略的可以粗分为四种:1,真实心(这东东的等义词就多了……性、真性、本性、真如、法界、甚至有时候还叫如来);2,集起心、3,缘虑心;4,心脏,在不同场合是不同意思,具体是哪种,得根据上下文来解
至于“ 唯心所现 ”这个,在佛经中也经常出现,在不同场合也是不同意义,不知题主的疑惑出自哪里,且按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来说吧:比如,面对一锅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作为重庆人的在下,别说看到,就算只是闻到也已经开始垂涎欲滴了,恨不得马上冲过去啃两(呸!)……吃两口。而题主呢,是个沿海的人,不吃辣,看到火锅就仅仅是看到了而已——哦,一盆火锅。然后就没然后了,继续处于涅槃状态(这里说涅槃当然是戏虐意味,但在下希望题主能重视这个“戏虐词”,因为,真实涅槃的境界和刚才的例子在外貌上差不多。当然,本质是差很多的,真实涅槃是因正觉而不起、不取;而这个例子只是因不欲而不起、不取)。而实际呢,就一盆火锅而已,为啥会两种心态呢?两种心态就会造成两种不同的造做方向。这就是唯心所现
为破除“大自天创造一切”而说,因“世间是业力所造,业力是三毒驱使所造作的果,三毒由心生。从这个角度说世间惟心所现,不是大自天所创造。”
改一下吧:识所缘,唯识所现;
加一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可以初步的认为,所看到的内容,都是自己的识所呈现的,这些内容属于识的本身,而不属于“真实的内容”。
这个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之一,小乘佛教是一种很朴实的唯物论,认为根尘和合而产生识,也就是说物质条件具备,才可以产生心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但是大乘佛教反过来了,认为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了,实际上就是贝克莱讲的“存在即是被感知”。
大乘的这个理论从龙树的中观就开始有了,不过真正发展到丰满是唯识宗理论,首先唯识宗提出来三能变的概念,这个是过去佛教所没有的,三能变就是指三种不同的识各自变现相应的境界并予以了别,也就是异熟能变,思量能变和了别能变,从而更细致的发展了“唯心所现”这个理论。首先唯识宗认为,识一共有八个,这八个识都是“了别”,也就是我们说的感知或者分别,而所感知的对象,都是这八个识各自变现出来的,而且各自只能了别各自的所变现的对象,不能混搭,比如眼识只能了别颜色,但不能了别声音,所以这个环节上很多人对第八识的理解是错误的,认为第八识好像大仓库,藏了很多种子,实际上第八识也是一种感知能力,种子是它所感知的对象,所以种子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指被第八识所感知,就像颜色的存在就是眼识的所感知一样,而不是说第八识是一个仓库可以藏东西。异熟能变是指第八识,思量能变是指第七识,了别能变是指前六识,这八个识各自变现各自的境界并进行了别
再补充一些细节问题,八个识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了别对象,但是对象和对象之间存在着依托关系,前七识的了别对象全部是依托第八识及其对境而产生的,也就是种子可以生万法,万法实际上就是种子的现行,比如眼识的对象是颜色,而颜色本身属于一种种子的现行,也就是说颜色的产生不光是因为眼识的感知,同时还因为第八识所产生的种子,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对象的构成必须具备两点,第一是种子,第二是能了别的识,而种子本身也是一种被识所了别的对象,因此唯识宗认为第八识为根本识,或者一切种识,它所感知的种子是一切万法的依托,习惯上,前七识所直接感知的对象叫影相境,所依托的第八识及其对境称为本质境,影像境是一种亲所缘缘,本质境为疏所缘缘。另外还有一种对象是不依托第八识的种子的,比如你的幻觉,幻觉本身就是识的一种错觉,背后没有任何依托,这样的对象称作“分别变”,也是通常意义的独影境,也就是说它是完全由识所分别而来,但是没有任何的依托,而之前所讲的实在的事物都是由种子现行出来的,叫做“因缘变”,也就是说它背后有因,有种子,是种子现行出来的。另外要注意的是,第八识是每个众生各有一个,而不是共有的,那么有的人会问了,如果不是共有的,那么怎么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同一个事物?这是因为第八识内的种子有“共相种子”,共相种子是分开的,但是可以产生相似的现行境界,所以才会出现众生共缘同一事物的错觉,唯识宗认为众生永远是各自缘各自的境界,有点类似于缸中之脑或者庄周梦蝶的桥段。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说世间一切显现皆是众生妄心所产生的无明业相。众生六跟攀缘六尘的业相,产生六识,六识变现种种业,随其业感,幻化无穷业相。
这是唯识,不太好理解,基础不够,参悟也悟不到。希望学人注意打基础。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