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大学生同居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同居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

同居, 一对男女未结婚登记而像夫妻一样建立关系并住在一起。大学生同居属于不合法行为, 在许多社会被视为一种罪恶的私通。这种关系不被社会承认和接纳, 如果生下孩子也因为是私生子的身份而受到歧视。同居是指符合婚姻的实质要件, 但没有履行合法的登记手续的男女自愿生活在一起, 相互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但不以夫妻名义对外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一种两性结合方式。这样的同居处于法律与道德的夹缝之中, 既可以受它们的共同约束, 又可以摒弃道德而游离于法律之外。人是社会中的人, 在其成长过程中,选择何种生活方式, 不仅要受客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又要受个人选择能力的限制, 是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大学生同居现象, 同样离不开这些因素的作用。

1、外部因素

(1)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 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的“革命”影响到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对传统的道德、行为和婚姻形式的反叛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大都是一些青年, 其中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 出身于比较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不满足传统的小家庭生活方式, 反对对性的压抑与禁锢, 对传统的两性关系形式表示了大胆的反抗。他们单纯强调要尽情地享受快乐, 过早地发生婚前行为, 甚至公开同居, 视结合、离异为儿戏。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我国婚前行为和不婚同居出现了剧增的趋势, 因此, 越来越多的此类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同时, 各种传播媒体, 像网络、杂志、影视剧等有关报道和描写等色情信息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引导。此外, 生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众多的大学生在精神上出现了极度空虚感, 追求感官剌激。这些因素和社会环境在客观上为大学生的同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社会舆论对同居现象表现出一种宽容的态度。研究表明, 近些年来, 人们对“同居”持明确反对态度的比例明显下降, 对其持赞成的比例也在下降, 而持“理解” 、“无所谓”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性的基本态度是:只要两人相爱或两人愿意, 就可以在一起, 观念比较开放和自由。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行为日益增多,同居现象随声应合。此外, 经济的发展, 为大学生选择租赁房屋提供了便利, 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大学生同居解决了一些因同居而带来的部分后顾之忧。

(3)我国高校现行对大学生的管理制度脱节也促使了同居现象的增多。在学校, 大部分学生是过集体生活, 家庭对他们管教和监督明显弱化, 学校方面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隐私也很少干涉, 学生不出现异常现象, 很少有老师去过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生活的关心缺少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们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不当。国家对高考取消年龄限制和放开入学年龄, 对适龄学生的婚恋已经通过相关的条例规定不再加以限制。这也为同居现象的出现, 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另外, 学校在对待大学生性教育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强调反对大学生同居, 另一方面却在校园内销售安全套、避孕药等。这种矛盾的现象冲击着学生的思想, 导致学生出现违反社会规定的行为,造成同居行为的发生。

2、内部因素

(1)随着营养条件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年龄相对五、六十年代提前了一岁至一岁半。早熟、活跃期提前容易产生冲动和满足欲。据调查, 大学生中平时有性冲动的比例达到了90%, 其中男生为97%, 女生为83%, 恋爱中的男女更是几乎都发生过边缘性行为。面对世界的巨大诱惑,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律性或者说自制力不强, 为了解决生理问题, 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面。

(2)大学生们的心里都渴望得到爱情, 为了寻找到浪漫和纯真、拥有真正的爱情, 为了见证爱情的坚贞性, 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同居生活。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追求享受、为了摆脱心中的空虚与寂寞、为了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减压而走向了同居的生活, 从同居中寻找慰藉。也有的大学生充当着时尚的弄潮儿, 不再陌生的性行为成为这个时代的“时尚” , 大家相互效仿, 甚至是互相攀比, 推动着同居的普遍化。这些大学生的心是灰色的, 他们只注重现实, 抱着过把瘾就死的心态。这些大学生倾向于追求于一种自由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 同居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同时, 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 对于恋爱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 把同居作为完全得到对方的表现, 产生献身意识, 对于同居可能带来的影响缺少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将爱情与同居联系在一起的同时, 却将同居与婚姻分开, 这一切都是大学生同居的直接原因。

(3)许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 为了弥补亲情的缺失, 他们的异性伴侣不知不觉的充当了父母的角色。这也是大学生的“移情”心理使然, “移情”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 即在治疗中来访者将以往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师身上。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的同居伴侣都与自己的父母在性格特征、言谈举止、行为认知方面很相像。在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环境中, 同居似乎很好的缓解了大学生对父母的思念、对亲情的需求、对孤独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