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

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

唐由之(1926—) 唐由之,中医眼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眼科金针拨障术和睫状体平部的手术切口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现为中国中医眼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唐由之,字昆吾,浙江省杭州市人。1926年7月1日出生。其父经营参行,因抗日战争期间,民不聊生,商业萧条,家私日渐消耗而倒闭。14岁就读初等中学期间,其母谢世,家境日下,不得已而中途辍学,由其兄唐云接到上海生活,续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上海分校,专攻古典文学,晚间,师其兄学习国画、书法。1942年经唐云友人石瓢僧人引见,拜见上海中医眼科名医陆南山先生。亲眼看到眼病患者之多,其状凄苦。陆先生诊所业务繁忙,医德高尚,疗效确切,有拨云见日之功,盛誉江浙村邑。这次拜见,给唐由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毅然下定决心,立志银海探骊,济人于盲瞽。后由石瓢僧人推荐,拜师陆南山,从此步入攻读岐黄书,钻研龙木术的生涯。 陆南山时为上海名医,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先驱,中医眼科界革新的倡导者,为最先使用眼底镜、裂隙灯、显微镜等现代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诊断的中医眼科医师。他思想开放,能洋为中用,善于吸收消化先进的东西,学习他人之长处。唐由之在陆先生门下,夙兴夜寐,奋发攻读。由于他聪慧机敏,谦虚好学,深得陆先生器重,常使之左右,指点秘要。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在陆氏诊所学风、医德的陶冶下,学识与日俱增,技艺基本练就。于第5年,受陆先生委托,到苏州开设的陆氏眼科分诊所,代理陆先生应诊。1947年底旋归故里,在杭州市上珠宝巷开设昆吾眼科诊所,正式悬壶医林,拨云推翳,救盲瞽于世。1951年响应国家号召,首批加入联合诊所工作。在此期间,他深感要弘扬中医事业,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既要业专,又要学博。因此,他白天忙于诊务,晚间先后在上海国医夜校学习中医基础,在杭州文化夜校补习初高中的英语和数学等课程,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他巧遇国家选拔在职中医培养提高的良机,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宿愿。经过5年寒窗攻读,于1957年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从事眼科的研究、临床和教学工作,并兼任北京中医学院眼科教学。 中医眼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由之在5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努力继承和发展前人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取得的成就,为海内外眼科学者所重视,他先后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和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药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分卷主编,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欧洲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副主任,出席了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第25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并于1990年3月在北京主持召开了26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其中的中医眼科学分会。研究睫状体平部切口 发扬“金针拨障术” 在北京医学院学习期间,唐由之与同学组成眼科研究小组,经常研究中医眼科事业之兴衰,探讨金针拨障术之奥秘。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条件比较优越。1958年开始用兔子作金针拨障术的动物实验。1959—1960年期间正式进行金针拨障术的临床研究,做白内障针拨术20余例,手术全部成功,并于1960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会议上发表。 唐由之在对古代金针拨障术的继承和发扬研究工作中,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

第一,在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的问题。西医眼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金针拨障术这种手术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炎症),抑且包藏着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眼内出血,以及玻璃体混浊变化的重大威胁,因而被放弃。另外,由于它的切口部位是在睫状体部,而睫状体部被视为穿孔伤后容易引起交感性眼炎和出血的可能性较大,长期以来这部位被称为“危险区”,不宜经此施行手术,在当时某些教科书、专业参考书中皆有明确记载。唐由之通过对古代医著,特别是《目经大成》中关于金针拨障术“针锋就金位,去轮与锐眦相伴,正中插入,毫发无偏”的记载,结合现代解剖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睫状体平部血管少,以静脉为主,有肌纤维,手术切口出血机会少,参考我国古代积累1000余年的实践经验,说明此部进行手术,具有手术程序简便,操作较安全,效果较好等优点,经过多年的临床手术长期随访,以及术后眼球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证明了在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是安全可行的,有一定的科学根据。针拨术的切口是在无菌操作下的手术,以锐利刀片快速切穿巩膜及睫状体平坦部,由于纵形睫状肌纤维切断后,即向两断端收缩,不致于在术中出血;另一方面睫状肌切口两断端向巩膜切口两侧分离,以后不再像巩膜切口那样愈合,形成术中及术后睫状体组织不会脱出或嵌顿于切口的条件,这就是区别眼球角膜缘外睫状体区穿通伤容易出血并引起交感性眼炎的重要原因,从而改变了睫状体部位是手术“危险区”的固有看法,为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广泛开展眼内手术打下了理论基础。比1974年以后,马奇默(Machmer)医师开始在睫状体平部作平形切口施行玻璃体切割术,先行了10余年。

第二,解决了白内障针拨术的近期并发症青光眼问题。白内障针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在术后24小时左右,急性发作青光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青光眼,如何解决,成为研究本手术成败的关键。唐由之经过观察,分析术后引起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后房水经过拨障针进入的通道进入玻璃体腔内,使其内容增多,体积增大,将前部玻璃体挤进瞳孔区,并脱入前房,形成玻璃体疝。这种因素是手术无法避免的。他分析了术后青光眼发生的成因,采取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增加划破玻璃体前界膜的动作,破坏了玻璃体疝的完整性,避免了完全阻塞瞳孔,从而不再影响前后房水的交通,再也不会发生此类青光眼。至此,从根本上解决了白内障针拨术后发生青光眼的可能性。 唐由之将白内障针拨术切口部位定位标准化,又使拨障操作程序规范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逐步得到控制或避免发生。睫状体平部切口得到了科学的论证。针拨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疗效比较好的优势也就更加显著,逐渐为人们所瞩目。在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于1966年4月,由卫生部傅连暲副部长主持聘请了国内有名中西医眼科专家,召开了“白内障针拨术科研成果鉴定会”,会上得到了好评,一致通过了鉴定,并且制定了推广培训方案。此项成果为我国中医药经过中西医专家进行科学审定的第一项科研成果。1978年3月,唐由之出席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代表大会。在会上,白内障针拨术作为科技成果,又一次受到了表彰。 国内外一些党政领导人,有的患了白内障,因年老体弱,无法采用其他白内障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针拨术荣幸地被选用。唐由之多次为一些党政领导人作了手术,恢复了光明,一次又一次地为金针拨障术、为祖国医学赢得了声誉。 柬埔寨宾努亲王留居我国期间,双眼患老年性白内障,一眼已失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因年高体弱,头部不能固定,时时不停地左右摆动,一般速度每分钟60次,精神紧张时高达120多次,曾前往国外求医手术,但未能如愿而返。我国聘请了有关眼科专家,共同讨论了几种白内障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案,以及所采取的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分析了多种利弊,采用当时常规的白内障冷冻摘出术的方法,有着一定的困难,经过反复研究以后,决定选择具有我国医学特色的白内障针拨术,因为这一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需要缝合切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好等优点,对宾努亲王这样的全身情况相对来说最为合适。于1973年秋季,由唐由之手术而恢复了光明。术后10余年,过着幸福晚年生活,直至最后逝世。 毛泽东于1974年患白内障失明。当时体质情况较差,在周恩来、邓小平等主持下,组织国内有名眼科专家进行会诊,经长达半年之久的研究,进行白内障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后的随访、以及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最后由周恩来向毛主席推荐,由唐由之为首的医疗小组用白内障针拨术的方法为其手术。毛主席同意接受手术,在唐由之等人组成的医疗小组共同努力下,将毛泽东的读书室改为手术室。手术当天,周恩来、邓小平、汪东兴等在窗外观看了手术全过程。手术完成的当晚,毛主席术后在床上小睡后,精神兴奋,问在身旁陪伴的唐由之,揣测其名字“由之”的典故出处,信口背诵:“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其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在唐由之的要求下,毛主席命秘书取来纸笔,当即挥毫默录下这首鲁迅先生悼念杨杏佛的诗,赠与唐由之,现原稿收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医疗任务结束后,毛泽东与医疗小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发明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为了克服金针拨障术使白内障留在眼内的缺点,而又要保持它的优点,使手术的适应症广泛一些,为较多的白内障患者服务得更好,唐由之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实验研究,又新设计了白内障套出器和粉碎器,创造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方法。其方法是将针拨术的切口稍加扩大,由原来的3毫米扩大至67毫米,用套出器将白内障套住,然后用粉碎器伸进套内,将白内障核粉碎取出,巩膜切口只缝一针即可。经过近期和远期随访观察,矫正视力达到了国外显微外科白内障手术的水平。 在临床手术学研究的同时,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用裂隙灯、三面镜进行临床远期观察眼球内部睫状体切口的形态变化,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术后眼球组织学的改变,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观察术后可能发生的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对睫状体部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新认识。深化了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践性。为眼科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5年1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主持召开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研究成果鉴定会”,该项成果得到中西医眼科专家们的好评,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推荐上报卫生部评奖。《健康报》1985年1月13日除作详细报道外,还专门发表了《继承传统,贵在创新》的短评。1985年10月8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