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主要症状根据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表现,其大概可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或者其他证型。脾虚属脏腑辨证中常见的一种证型,多与饮食因素、精神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又因不同证型的临床特征各有不同,故其治法和用药也会有所差异。
1、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气虚脾失健运,以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肢体倦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使用香砂六君子汤等具有疏补功效的中成药。同时患者可以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可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2、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主要以腹胀食少,腹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大便稀溏,下肢水肿,妇女带下量多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理中丸等以温中散寒。
3、中气下陷证
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虛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泄泻、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等药物进行治疗,以补中益气,缓解脾气虛弱。
4、其他证型
其他证型如脾不统血证等,是指脾气虚弱,统血失常,血溢脉外,以各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建议及时遵医嘱进行药物、针灸治疗。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中医内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