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哪些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哪些

自从普京2000年上台以后,始终秉承着多元外交的理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在周边局势紧张之时采取强硬态度,但并未获得西方的一致反对与制裁。但是在2014年俄罗斯决意控制克里米亚与干涉顿巴斯问题后,西方同俄罗斯的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形成制裁。

西方对俄罗斯制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个人与实体的经济制裁、科技及附加工业产品的科技制裁、涉及俄罗斯国家财政的金融制裁。经济制裁的目的是为了打击配合俄罗斯政府的合作者,科技制裁则是为了遏制俄罗斯的科技发展,至于金融制裁则是为了打击支持俄罗斯经济的外资企业和其自身的融资能力。

美国美国对俄制裁始于2012年“马格尼茨基事件”,而后因乌克兰问题而发酵。一开始在2014年3~4月份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把目标主要对准的是冻结俄罗斯在美资产,最后把范围扩大到与乌克兰问题有关的部分个人的资产。比如2014年3月开始签署的第13660、13661、13662和13685号行政令,就授权对侵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或盗窃乌克兰资产的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囊括了至少7名个人与30多家企业与银行,主要针对的是俄罗斯赖以维继的军工、能源等领域,以此施压俄罗斯。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自2017年开始美国随着“通俄门”问题和英国“斯科利帕里中毒案”问题对俄制裁又到了一个小高潮。除了将范围扩大到涉嫌入侵的俄罗斯黑客等个人,还对与普京有关的7名俄罗斯寡头与12家企业进行了关联性经济制裁。而且还利用科技优势在对俄集成电路、燃气轮机等高科技领域进行了限制出口的科技制裁措施。到了2019年,美国的手段更加凶狠,除了因“刻赤海峡事件”将制裁扩大到了俄罗斯的造船业,而且还对购买俄罗斯国债与对俄贷款的外国企业与银行进行了追加制裁,通过金融手段制裁来遏制俄罗斯。

欧洲欧洲自古以来对于边缘地带的俄罗斯有着非比寻常的敬畏心理,俄在乌克兰的举动极大的刺激了欧洲人的神经,所以欧洲人对俄的制裁也是有增无减。欧洲人对俄制裁比起美国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2014年乌克兰问题发生后,欧洲各国先是试图通过政治上施压迫使俄罗斯放弃。所以对部分俄罗斯参与人员进行了旅行禁令,而后将俄罗斯从欧洲委员会剔除了出去。但是这显然对俄起不到足够的效果,所以欧洲各国开始纷纷对俄经济、金融、科技进行制裁,最终从欧盟层面上扩展到对151名个人和37家实体的经济制裁,并且拒绝欧洲对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框架下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资金与技术支持。

不过西方对俄的制裁存在局限性首先,长期的制裁非但没有彻底搞垮俄罗斯,反而使得俄罗斯逐渐承受了压力。俄罗斯通过加大去美元化、同其他国家贸易合作、政治施压等手段,不但承受了压力,而且利用同欧洲国家的外交手段对欧盟进行了各个击破。对于欧美来说,俄罗斯抗压能力越来越强,欧美手段越来越少,未来制裁还有多大意义和效果都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欧美对俄部分领域都存在依赖性,制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美国来说,虽然影响较小,但是在航天、军工、能源等领域还是受到了影响,比如美国部分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企业被迫寻找新的供应商,美国的航空航天发动机部分由于俄罗斯的制裁导致成本上升,而美国部分原本与俄有贸易协定的农业商也受到影响。对于欧洲来说,伤害更大,到目前已经受损接近1000亿欧元。俄罗斯既是欧洲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同时也是主要农业出口国,欧洲的制裁导致原本合作密切的航空航天、能源、农业等领域贸易极具萎缩,仅德国就有30000多人因为欧洲对俄罗斯的农业制裁而失去就业岗位。而在能源领域,尽管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不严重,但是因为乌克兰问题导致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受阻,也令欧洲损失不少利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同欧洲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利益冲突。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大搞美国优先使得传统的环大西洋盟友圈出现裂痕,特朗普因为要优先照顾美国利益,所以同欧洲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比如美国政府对欧洲和俄罗斯正在进行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计划要进行制裁,就是美欧竞争的一部分。

而在欧洲内部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出现不同声音,其中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最大的德国就表示不希望对俄进行追加制裁,一方面因为制裁的手段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因为这并不符合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利益。随着俄罗斯抗压能力的越来越强,对欧美的依赖越来越少,欧美的制裁效果将逐渐减弱,而欧美的手段也在逐渐减少。再加上欧美自身之间因为对俄制裁产生利益矛盾,未来西方对俄的制裁将走到一个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