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小儿尿失禁应怎样治疗 哪些原因造成小儿尿失禁__

小儿尿失禁应怎样治疗 哪些原因造成小儿尿失禁__

一、小儿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小儿遗尿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基本操作 (1)小儿遗尿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2)小儿遗尿患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下元虚寒: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

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

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2)肺脾气虚:补肺经300次,补脾土200次,补肾水300次,按揉板门100次;

按揉百会200次;

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按揉气海、关元、丹田、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二、造成小儿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

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

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

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三、如何护理尿失禁患儿

1、应从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儿童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的环境刺激所造成的遗尿。

当儿童面临挫折和意外时,家长应善于疏导,帮助儿童消除心理紧张,当儿童出现遗尿后,不应责备或体罚,应寻找原因,对症治疗。

2、在训练儿童排尿时,要先让其懂得"尿意"后有排尿的意愿,在尿湿后有不快的感觉。

儿童的排尿训练要与其发育水平相协调,指导父母注意儿童对排尿训练的反应,如儿童拒绝,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干预,应适当推迟训练时间。

3、在治疗过程中,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没有尿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

另外。

父母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

四、怎样才能预防小儿尿失禁

1、减少膀胱容量 遗尿的孩子应从下午4点以后就不再吃流质饮食,少喝水。

临睡前尽可能排空膀胱内的尿液。

2、定时叫醒排尿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3、膀胱功能锻炼 告诉孩子白天要多吃流质的东西,多喝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4、对饮食的要求 晚餐后少吃甜食和高蛋白饮料,不要过咸,以免引起口渴,晚饭后尽量少喝水和饮料、牛奶等,可吃少量水果。

晚饭同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以鼓励,并提醒孩子夜间起床排尿。切勿因遗尿而惩罚或责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