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有个中国十大难懂方言榜单,其中福建仅闽南话上榜~这让我等大福建人怎么能服气,从客观来说,福建有几个城市就有几种方言,福州话、莆田话、宁德话等,感觉任何一个都比四川话、天津话、东北话难懂。
”那为何福建方言品种如此之多?简单来说,福建省市区多,有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地级市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而也是在福建,竟然就有全国汉语方言七大类之五的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
一、闽语主要有五种,即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和莆仙语: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
闽东话:主要分布于福建中东部的福州和宁德两地市,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以福州话为代表,北片以福安话为代表,国外自然也有说闽东话的,比如北美的福建话即指福州话。在日本和欧洲的部分地区闽东话是主要的闽语。人们通常将福州话看做是闽东方言的代表语言。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
闽南语: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市,与台湾使用的台湾话相通。闽南语发源于福建泉州。
3.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
莆仙话:分布于莆田、仙游、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以及泉州泉港的部分地区,也常称作兴化话。以莆田话为代表。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
闽中语:主要分布于福建中北部的三明、永安、沙县等地区,以永安话为代表,是闽语中使用人数最少,适用范围最窄的一种方言。
5.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
闽北语:主要分布于福建北部的南平地区,以建瓯话为代表。
二、为何福建方言多
福建依山临海,全境布满丘陵,早期由于耕地缺乏,人们常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由于外出移民往往保留浓烈的乡土观念以及在故土养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不愿放弃自己的语言,因此,不但在本省境内不同方言区之间相互穿插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方言岛,而且在省外乃至国外也有广泛的流播。
(海峡网 刘微)
作为福建人,想把福建的方言都学会,可以肯定的说,比学英语还难,
闽西北有南平话也就是闽北方言,闽东北有福安话福鼎话,也就是宁德方言,
闽西有客家话客家方言,闽南地区有闽南语方言,闽中闽东有莆田话,福州话,
也就是莆田方言和福州方言,除这些主要方言外,各个地方还有许多方言,
比如大田话,仙游话既接近闽南语又有莆田话又有三明本地话的混合语音,有时让人听起来不知道东南西北,确实是难懂又难学。
福建有哪些方言很难懂?我是福建人,八闽大地我基本上都踏足了。有人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方言最多的地方就是福建。这句话从某种角度来讲真的不假。
就我祖籍地闽东来讲,我那边的方言表现到极致的地方就是在一个山沟沟中有36个村庄。每一个村庄之间的距离大概在一公里左右,而每一个村庄的方言都不一样。
一般来讲,福建的方言有几大种。像闽西的客家方言,闽南的闽南语,闽中的福州方言,闽东的福安方言等。而这几大种间每一种类又可以进行细分。
就像闽东这一个地区。最北端的福鼎方言,中部的福安方言,南部的宁德方言。如果不是经常在外面走动的人,你咋一听是有点听不懂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每一个方位里头又有很多的方言。
像福安市就有周宁口音的,寿宁口音的,更有甚者,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一个乡镇中的某个地方,里头的每一个村庄的方言都不一样。表现到极致,就是一个村庄,一种方言。
你要问福建哪些地方的方言很难懂?我可以这样跟你讲,如果你不熟悉福建地方方言中其中的一种,你基本上是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的,即便出生在福建某地的朋友们来说,他们也只知道出生地的方言,现在更有甚者,很多小孩子学习普通话连出生地的方言都不会讲了。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发个图片,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吧……会说福建话有很多种的,那都是不了解福建的方言文化,或者自身水平不行,或者没有兴趣了解方言。对于听不懂的口音,自然就以为是新的一种独立方言,而不会认为是某一种口音的分支。
我大邵武就有二十几种方言
聊起方言这个话题,其实大家都有蛮多的争议的,特别是说起各地的方言数量,全国很多的省市,他们下属的县镇,甚至于村之间,方言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人认为说自己家那么有几十种不同的方言。这个从大家的认知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从语言学角度去看的话,这话并不是非常的严谨。仿照生物学,语言可以分为语系、语族、语支之类的等级,而语支一般就是指方言。
中国56个民族的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等等五大语系,而其中最大的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可以分为包含汉语支的汉语族、包含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等语支的藏缅语族,还有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等。而汉语族下面就包含了一个汉语支,其下就是方言,汉语的方言划分常见的为七大类:北方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粤方言、闽方言。但是这个划分还是有争议的,例如教育部2019年的《中国语言文字概况》介绍当中,就在七大方言的基础上增加了晋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三种方言。这篇文章还是以常见的七大方言为准。
而方言之下还可以细分为次方言、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点等等,例如闽方言之下还可以细分为闽北方言、闽中方言、闽东方言、闽南方言等等七大次方言,而闽南话还可以细分为泉州话、厦门话、漳州话等等,不过他们的相似度比较高,虽然部分单词不通用,但是说话也没有太大的障碍。而例如闽西客家话,因为大部分地区在山区,所以很多地方属于是同一个方言小片,但是还是听不懂隔壁镇的人说什么,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
福建的方言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方言最多的地区,除了闽方言自身的片方言比较多以外,还有就是因为除了闽方言和客家话以外,赣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也都会在福建省内流通,七大方言,福建就有五个了,说他是最多的地区也的确不为过。而如果真的去算方言小片,方言点的话,几百个是打不住了,所以说学好普通话是多么的有必要呀。
而要说福建境内有哪些普通话不好学的话,这个并不好说。在七大方言当中,北方方言应当是最好学的,因为普通话就属于是北方方言的,方言内部一致性强,即便分成了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等等八大次方言,但是我们想要听懂难度也不是非常大。例如东北话,虽然我们有部分单词听不懂,但是大致上他们的话我们都能听懂,且能够学会。
而其他四大方言吴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话的话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很多人都说闽南话很难学,在闽南待了十年了都学不会,我以前的历史老师是陕西人,嫁到泉州来,十多年了,也只会说一句:wa tia mei hiang ei li lei gong si mi(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毕竟潮州话也是闽南话的一个分支,大家就应该知道闽南话的难度了。但是因为闽南歌曲经典太多了,所以很多人都会去学习闽南话,学会的也有不少,难不难要问问他们了。
赣方言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而在福建省内传播的赣方言是抚州赣方言,也说就是抚广片,是赣方言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只方言,分布在福建三明市的泰宁和建宁地区。抚广片内部的语音、词汇、语法的一致性比较强,学习的难度相对来说会比较低一些,但是也得看是谁学就是了。
客家话的话,是语言学家认为是衰败的最快的方言了,相比起闽南话、粤语,内部的一致性很强,客家话即便是不同的镇的朋友都很难沟通。客家话是台湾人通行的语言之一,早年(1988年)台湾客家人曾经发起过拯救母语的行动,众多客家人也在打造客家流行音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没有扭转颓势。而虽然说福建境内流行的主要客家话都是客家话当中的汀州片,但是因为内部一致性太低,也是很难懂。所以学习客家话的难度可能会更大,因为学习资料的缺失,还有适用范围太小,真真正正的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
吴方言当中有一个让大家耳熟能详的方言,叫作温州话,网友们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据说抗日时期八路军联络用的就是温州话,让日军破解了也翻译不出来,但那是这个是否属实就没有考证过了。温州话是属于即吴语-瓯江片,而福建境内说吴语的地区,根据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所统计,是南平市浦城县,所用的吴语是上丽片 - 丽水小片。与瓯江片同属于难度系数超大的南部吴语区,难不难就看你怎么学了。
以上就是福建境内的五大方言了,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难度更多的还是看你在上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吧。
图:互联网
文:悠然布衣
福建方言啊,说实话难吧。
本人基于个人经验,简单介绍福建南平、泉州两个地级市方言吧。
本人老家是闽北的(南平),但是每个地方的方言又不同。不同的乡镇口音会有差别,甚至不同村庄都有不同的口音。而市内不同区县方言完全不同。大学有个同班同学是同市的,但是无法用方言交流。虽然方言不同,但是说普通话的口音能够听出来是闽北或者福州的。
至于现在,在泉州生活的十多年了,对于泉州的闽南话基本能听懂,却无法说出口。而泉州不同地区的闽南话也是有区别的。记得有个晋江安海的同学,“读书”这个词就和其他闽南同学说的不同。并且惠安口音会稍微重一点。
以上是基于对南平、泉州的一点了解作出的结论。
单单福州本地的方言就有好几个,福州话和福清方言就大不一样。有的过个村话就不一样了,有的一个地区讲几种方言的,比如长乐松下就讲福清话。福清方言与平潭方言类似但又不大一样。象我是平潭小岛上的人,去平潭大岛,人家说我是福清人。去福清,福清人又说我是平潭人。真是三不象。
我也来简单的,就我知道的来小结一下。我生在宁德古田,现生活在厦门。
福建方言,最软就有情调的是福鼎话,争辩都感觉在唱歌。调最硬的福安话,而且很多还带含舌的发音,就平时的聊天也像吵架。莆田话辩识度最高,特别就是急,一句连着一句,如果你有莆田朋友,偶尔会发现他们连打字都会少了很标点符号。宁德话比较遛,很具感情色彩,聊天时容易找到着重点。
福州话,龙岩,三明,南平,虽各有不同,但没有特别的突出点。
福建的方言太多,只一南平市(闽北)就好几种语言,邵武、武夷山、浦城相隔一百公里以内,所讲的方言就不尽相同。
闽北多山,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以前多是步行走路,人们很少出门,各讲各的语言、与相连的村庄都是相隔一、二座大山,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隔壁村庄。
尤其是现在的武夷山,外来人口多,加上普及普通话,很多在本武夷山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及有些本地人的后代都已经不会讲本地话了。
作为一个旅游区普及普通话这也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富裕的人多不是本地人、这就是个悲哀了。
前期富裕的人一般多是以前迁移进来的人和成立旅游区后期进来从商及工作的人。
住在武夷山本地深山中的农村人生活与二十多前年一样毫无改变,还是一样的贫困。
以前没钱时可以上山砍砍木柴卖,现在不让卖柴火了,在十几年前卖毛竹是价格很高的,现在砍自己山的毛竹收入日工资还不及打工赚得多,春笋二十多年没涨过价,以前收笋要靠势力争码头收春笋,现在几乎春笋没人收,武夷山的春笋尤其是我们家乡上梅乡的春笋口感是出了名的好吃,却是只能烂在深山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