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先天性肌斜颈,系指出生后即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
后者十分罕见,先天性肌斜颈是指新生儿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头和颌的不对称畸形,头倾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头项活动不利的一组病证。
本病诊断比较容易,小儿出生后数日至满月后在颈部见到能触摸到,在胸锁乳突肌上部、中部或下部肌性肿块,伴头颈倾斜畸形,即可确诊。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小儿颈部经筋受损,瘀血留滞,聚而不散,致使经筋挛缩弓愧,若发生日久失治,导致筋强、筋结则难以治愈,或误治引起新的创伤,造成不良后果。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矫正畸形。
《医正按摩要求》曰:“按摩者,开通闭塞。”《医宗金鉴》曰:“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雍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西医一般认为是由产伤引起胸锁乳突肌挛缩而造成的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颈病理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早期采用非手术疗法如手法矫正、热敷等多数患儿可恢复正常。l岁以下的婴幼儿采取保守疗法可达到70%的治愈率;大于1岁的婴幼儿则尽量采用手术方式。大龄儿童由于其胸锁乳突肌挛缩严重以及颈阔肌或筋膜发生挛缩单纯松解术效果不佳采用双极松解术较好。
关于先天性肌斜颈,一些人抱着侥幸的心态,认为随着年龄增加会自然而然地恢复正常的,关系不大。
也有些人认为既然脖子歪了就应该手术治疗,这又会矫枉过正。
因此,正确认识是否有头位不正,并分清是斜颈、偏头,还是颈椎发育异常等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偏头可调整睡眠姿势矫正
孩子头向一侧偏,严重的连脸都是偏的。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偏头这是由于孩子习惯了在胎内时的体位,总以某一固定姿势睡觉,导致总压迫某一侧头部造成的。
有时家长用枕头去矫正,但往往无效,孩子把枕头搁在一边,仍然朝他习惯的方向睡。
二是斜颈的孩子头也偏着,但导致原因却是脖子上的胸锁乳突肌异常。在胎儿期由于某种体位可能会引起这块肌肉血液供应不好,也可能分娩时胎儿这块肌肉由于牵拉过度而发生血肿,最后纤维化而导致肌肉异常挛缩。
当孩子仰卧时,哪怕外行人都会在患侧颈部摸到像成人拇指第一节大小的硬结,明确诊断非常容易。
三是颈椎发育畸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由于颈椎椎体结构异常,很容易造成移位而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十分的小心。
偏头和斜颈的治疗各不相同,对偏头者可以用调整母子睡眠位置的方法来矫正,比如:孩子原先总向右睡,你可以把他的小床放到他必须向左睡才能看到妈妈的位置。
为了找妈妈,他会渐渐地习惯反方向睡。还可以把其卧姿的反方向调为对着亮光,对着窗户,看得见其他人活动,总之是孩子关心、爱看的方向,也可以慢慢地纠正他的睡姿。
当孩子渐渐地长大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时,随着体位的不断改变,头形也在不断变化。一般在一岁左右偏头就能自愈。
一、先天性骨性斜颈
本症多系先天性枕颈部畸形所致,包括短颈畸形、颅底凹陷、半椎体畸形、寰枕融合及齿状突发育畸形。
上述疾病可造成斜颈及面部不对称,但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典型条索状挛缩带及肿块,X线检查可明确上述诊断。
二、小儿颈部淋巴腺炎
婴儿期患有颈部淋巴腺炎,可迅速发生斜颈并可出现颈部肿块,但此肿块往往压痛明显并不位于胸乳头肌之内。
三、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同样可以引起斜颈,但此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颈部旋转运动受限及颈部疼痛症状明显,胸锁乳突肌无紧张条索带,X线检查可鉴别。
四、颈椎结核
颈椎结核可使胸锁乳突肌痉挛而产生斜颈,但此类患者颈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下颌偏向患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此外,还需与癔症性斜颈、习惯性斜颈、损伤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所引起的斜颈相鉴别。
先天性肌斜颈是小儿常见的畸形。
临床上,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引起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肉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运用针灸透刺松解法配合手法治,取得满意效果。
1针灸治疗
取穴:阿是穴(共三穴,分别为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上、中、下缘),每次取1穴。
患儿取卧位,由助手固定患儿头、肩部,限制患儿头颈活动,暴露患侧胸锁乳突肌。
常规消毒患侧胸锁乳突肌,用2.5寸28号毫针由内向外透刺,使毫针穿透对侧皮肤外露出针尖约1cm,并用持针钳夹住针尖部固定;操作者一手持针柄,一手持针钳,双手同时将毫针向上提起,一边提拉一边使针身如拉锯状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内松解约5-6次,以手下感觉松动为度。
2手法治疗
(1)患儿取平卧位,术者分别用指揉法和捏拿法,重点按揉和捏拿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及肿块,操作时间各为5min。
(2)患儿取平卧位,术者双手掌夹持小儿颞部,用持续缓和力量,使患儿头转向健侧,下颌对准患侧肩部,反复36次,每次持续5s。
(3)患儿取坐位,助手扶持患儿作腰部保护,术者双手掌置于患儿两侧下颌及枕骨粗隆下,向上做垂直牵引拔伸,并使患儿臀部稍离开床面,反复20次,每次5s。
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