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

概述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临床上以纳差、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特征。

本病在国外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以广东、台湾等省为主要流行区。

病因 寄生虫感染(40%): 肝吸虫病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如猫、狗、猪、鼠)的肝胆管内。

在流行区,患有本病的人或动物,虫卵经常随胆汁进入肠内,混于粪便中排出体外。

卵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或沼螺吞入消化道内孵出毛蚴,经胞蚴、雷蚴一系列的发育和繁殖,最后形成许多尾蚴。

成熟尾蚴自螺尾逸出,在水中游动,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则侵入体内,形成囊蚴,囊蚴具有感染性。

检查 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视感染轻重而异。感染较轻者可无症状,当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区居民时,人体反应常特别显著,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且有压痛。

流行区居民慢性多次感染,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乏力、营养不良、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少数长期反复严重感染者,最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当成虫迁移至总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

诊断 居住或旅行于流行区,有进食生鱼或虾以及未烧熟的鱼(包括干鱼、腌鱼)史者,当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并伴肝肿大或其他肝胆系统疾病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确诊有赖于粪便直接涂片或浓缩法找虫卵。

粪便多次阴性者,可作十二指肠引流,采集胆汁找虫卵。免疫学检查,如皮内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可辅助诊断。

预防 肝吸虫病西医治疗

1、吡喹酮: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用2个月(总量为150mg/k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副作用轻而少,偶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

2、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服7日。

副作用少,少数可有头昏、乏力、腹泻等,可自行缓解。

孕妇与2岁内小儿忌用。并发胆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重症有营养不良或肝硬化症状时,应加强营养、保护肝脏、以后再考虑特殊治疗。

有胆囊炎、总胆管堵塞等急性外科并发症时,应即以手术治疗。

肝吸虫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