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为什么潮州人那么厉害

为什么潮州人那么厉害

对于人生目标,对于事业成功,古人早已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潮汕人是做的更好的。

1

修身:胆大心细

潮汕地区天灾不断,地少人多,出路在于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练就了潮汕人的拼搏冒险精神。人均就三分田,不精细耕作就没饭可以吃,不集约经营就没有财发,故潮汕人有”种田如绣花“的说法。

潮汕人务实,大胆,敢为天下先。潮汕人往往是比较有个性,特立独行的,最少书呆子气息的那些人。不拘一格,敢做别人不敢多的事。潮汕人哪怕身上只有几十元,也要努力做老板,很多潮汕人都是十几岁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

2

齐家:孝敬尊长

你听过媳妇打婆婆,儿子还不敢出声的怪事吗?这种事情是在长江黄河一带不是奇迹,经常发生。中国家庭里的突出矛盾不是夫妻问题,而是婆媳问题。媳妇欺负婆婆,这在潮汕是不敢想象的,对于这样的媳妇,所有家人,甚至整个宗族都会群起而攻之。潮汕是典型的夫权社会,父为子纲,婆为媳纲,老婆再厉害在家里也要听婆婆的。

夫权主义,就是大男人主义,潮汕男人在外面敢打敢拼,天大的事情自己扛。只有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才会更像女人,没有热血男儿,那会有柔情似水的女人。家里井然有序,男人在外打拼就不会分心,有底气,更有后台。如今的四代同堂也许只有在潮汕家庭才有了,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古代那种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早已荡然无存。厉害的潮汕老板,将几个女人和他们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过日子的奇迹也不少。

3

红利:多子多福

十年前,在深圳东莞广州满大街的北方人,找工作的成群结队,现在,那种街头熙熙攘攘的场景难以再现,为什么?北方的人不下来了,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在家有父母照料,生活优哉游哉,干嘛要出来受苦受累。而现在,找工作的则多是来自潮汕的小弟小妹。

这是一种奇特的变化,原因在于人口结构的改变。即使在计划生育最严的时期,潮汕人和新疆的维吾尔地区一样,一般家庭都有多个孩子。他们多半都把儿子看的很重, 即使是路边开士多店的,一不小心就从小铺里窜出几个小家伙。有了人口红利,整个家庭和家族就有一种朝气。做生意,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

4

抱团打天下,义气当先

当年,黄光裕与陈晓争夺国美电器董事会话事权时,黄光裕家族选择向潮汕老乡求助,短时间即筹得20亿元。“潮汕人做事讲究抱团。”此前,黄光裕与原中关村董事长许钟民等人均是潮州老乡。早在黄光裕在京创业之初,因为资金不够,会经常先从潮州老乡那里拿货、后付款。如今,尽管黄光裕被羁押,黄光裕家族依然能得到潮汕地区老乡的支持。

潮汕人的团结与他们特有的相互认同的人际关系,这个优势是其他地方的人无法比拟的。走到哪里,只要你说一句"胶己人"较少不帮忙的。无论在哪里群体的力量总大于个人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人人都是一样厉害,只是关键在于你是否把自己用对地方

勤奋

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是潮州人。

人们研究晋商、徽商,他们已成既往,潮商却似乎越来越活跃于国内外经济舞台。人们惊异于岭南文化的特异性,而操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的人群是其荦荦大者,三者同中亦不无异。当海内外潮人代表首次聚首祖居地的时候,是该看一看潮州人的时候了。

今年11月8日至20日,近3000名潮人代表首次聚首祖居地。不同寻常的是,他们潮汕同乡多达2000多万,有超过1000万散居在并不算小的“地球村”。

由于经济实力与活力,并保持故土的文化传统,潮人越来越引人注目。

潮人据说很容易彼此辨别。一个不无夸张的说法是:两个潮汕人,即使相隔20里,也能闻出对方来。现在他们正致力于很易于被世人辨识出来。

事实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16年来举办9届,国际潮学的研讨会四年来进行第二届,都在表明潮人正努力建立自我意识与国际形象,以求更好的生存、更大的发展。

既非某人种,亦非某民族,潮人开始浮出世界人口,一如汕头三几百年前由韩江冲击而浮出海面。

这是罕见的。因为潮人是独特的。

关系、信用:“东方犹太人”的成功四字诀

很久以来,潮人即以善于经商著称。当初一代又一代的潮人出洋时,几乎都是两手空空,身无分文。相关的回忆最常使用的字眼是:乘坐“红头船”,一块水布(潮人特殊用品,一般是0.5米宽、2米长,用途很广,如洗澡、遮体、作包裹等,现已消失),往往还怀揣一把自家田宅的泥土,而后发财。

潮人的世界性影响主要源于经济成就:据1995年第六期香港《资本家》的一亿美元以上华人富豪榜,以祖籍地分,潮汕人士的经济实力最强。

据说,泰国一位国王首称潮人是“东方的犹太人”。有学者指出此说当初含有贬义,但也反映了事实:即潮人执泰国金融界之牛耳,且投资各领域,在泰国举足轻重,而潮州话乃是泰国的第二语言。

80高龄的学者薛汕把潮人的成功归结于因祸得福。潮人出国寄人篱下,给人当苦力,他们勤快、聪明、老实,不敢抢码头,当地人反而信任你,跟你合作,才扎下根,进而发展。

关系、信用,是法国东方学家韩林(中文名)总结的潮人成功四字诀。

据韩林观察,潮商在海外华人中最讲关系、最讲信用,乃至于他们之间可以不用银行,而关系、信用足以担保。

问: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是潮州人。

国际汉学界的一代宗师饶宗颐更只拈出“信用”二字,认为潮商承祖训“民无信不立”运用于经商,而形成的商业道德。这是他们成功的最大关键,尤其值得继承、传扬。

潮汕人亦以精明、精于算计著称。汕头市经委一名年轻的观察者王立新作了一个比较:上海人也精于算计,但他们是越算越小,潮汕人是越算越大。客家人也精于算计,但客家人长于从政,多高官政要,潮汕人长于经商,多工商巨子。

一些学者也注意到这种区别。汕头大学一教授分析说,潮汕人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格。他们捕鱼、晒盐、海上冒险,甚至不乏海盗、鸦片贸易。这位教授发现,如果潮汕人是《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就不会去死,而选择逃跑。因为黄世仁逼的是债而不是要你死。

王立新则径直说,潮汕人性格豪爽的一面,海洋打开了他们的视野。

怒海求生的潮人甚至能立刻创造奇迹。70年代逃离老挝、柬埔寨、越南而居留法国、美国、加拿大的潮人如此成功,乃至他们的社团承办了第六、第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当时的巴黎市长、现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主礼;克林顿总统发去贺电,数届都派总统特使与会致辞;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今届年会亦发来贺电。

这些世界政要赞美潮人的要点大同小异:融入居留国的能力、工商成就、因保持了自身的传统而对所在国文化多元化的贡献。

潮州话·潮剧·功夫茶:传统文化之盆

潮汕人自己承认:一听到讲潮州话的,就会认定对方是“自己人”。

海外的潮人往往还保持着母语,还有其他生活习俗。这是一条与母体剪不断的神秘脐带。而作为母体的潮汕地区,则与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亦有剪不断的神秘脐带。

潮州话已被语言学家们公认为中古汉语的活化石,是迁居来潮的古代中原人流传下来的。学者声言它保有古词汇、古音调,古朴典雅,外人甚至客家人、广府人听来也形同外语,但它居然仍是当今潮人的第一交际语言。

汕头的一位报社主编曾断言:潮州话是一种最好的商业语言。记者不敢妄评,它可能表明了潮州话的应变能力和活力。

有500年左右历史的潮剧使用的就是潮州话。潮剧变自北来的南曲,目前是中国的十大剧种之一。潮剧已由广场进入剧场,有专家已担心其前途。

但潮州英歌却还是鲜活的广场艺术。演员皆非专业,用于节日喜庆,无歌而群舞,表现的只是《水浒》攻打大名府那一段,变化却无穷,甚至形成众多流派。记者在潮阳市观看英歌锣鼓惊心动魄,古装李逵、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孙二娘、顾大嫂等梁山好汉步舞有节,刚劲英武。

据一名英歌教练介绍,英歌历史上曾用于为抗元、抗清民间习武的掩饰,而伴奏则有取自祭孔的庙堂音乐者。

潮汕功夫茶更是体现了“茶的故乡”中国的茶道最高境界。更令人惊叹的是,功夫茶仍是潮人的生活必须,乃至茶在潮州话里有“茶米”之称。

生活形态固然孕含传统精神,学者更看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潮汕遗泽犹在。

潮人重宗族,重修(家、族)谱,衣锦还乡则建宗祠、祭祖先,人说封建意识,学者则看出系服膺儒家学说;潮人信佛、拜山、见神就拜,人说封建迷信,学者则指明属宗教意识。

学者研究表明,正是共同的血缘、地缘、神缘联系着海内外潮人,使他们合作求存,而不曾失去自己的根。

也有狭隘性:排他集体无意识

潮人成为传统文化的积聚之盆,源于他们的命运:逃往异乡、异国,遭遇排他的人文环境,必须守望相助,才能立足、发展。潮人祖居地又是昔日的“省尾国角”,潮汕三面被山隔绝,一面朝海,才给了潮人海外拓殖的生机。对传统的高度认同感与彼此非凡的凝聚力,乃是潮人生存的需要。

潮人非凡凝聚力的另一面,则是为人诟病的排他性。

记者在与一来自河南的汕头的士司机交谈时,他说,汕头人什么都好,就是排外不好。接着又用亲身经历予以证明。

此届潮学研究会上,学者陈景熙通过分析“林监臣破坏潮州风水”的传说,亦得出结论说:潮人有一种“排他”的集体无意识。

传说的梗概是:福建来潮州做官的林监臣破坏了潮州的风水,潮州的某文化英雄借林之手对林的故乡实施了报复。

陈认为,这则大约从明代流传至今的传说,直接外现了潮人的地域集团意识,表露了潮人对地域集团外人士的防范乃至仇恨。

被陈引述的潮州海关税务司的海关报告说:潮汕人甚至“为了排除一个外来者,也常用最微小的借口团结一块”,表明潮人的排他性给百年前的英籍税务官以深刻印象。

陈景熙分析说,潮汕地区封闭的地域和独特的社会因素局限潮人的视野,也形成了潮人狭隘、保守、排他的集体性心理特点。

李嘉诚:“我是潮人,但我更是中国人”

不过,潮人的杰出之士则早已超越其中。李嘉诚就是代表。

记者在汕头大学采访李嘉诚时问道:潮人都以你为荣,你是否以身为潮人为荣?

李当即回答:“我更以身为中国人为荣。”他说:我不是没有乡土观念,我是潮人,但更是中国人。

李嘉诚在祖国大陆投资超过600亿,在汕头则有40个亿。当初李到汕头,就对党政要员声明:他来只是为了建汕头大学,生意的事不要找他。他不愿赚故乡的钱。

后来拗不过乡谊,1992年冬协商弄一个“汕头第一城”,签字前5分钟,李自忖怎么办,因为说过不来家乡赚钱。他于是说要离开3分钟,返回后他说出了当下的决定:字还要签,但所有赢利要成立一个基金,全部用于汕头大学。

无偿支持家乡乃至内地的教育发展,才是李嘉诚醉心的“超越生命的极限”。

李嘉诚可能是潮人的一个典型,他少年贫困,没读什么书,成功全凭勤力与知慧。他还能说一口很不错的“国语”。

走出去才能获得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