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内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

中国医大一院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均创建于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和沈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

1933年福音医院被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继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后在延安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48年沈阳解放,医院又接收了也始建于1908年10月的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至今。在革命战争年代,医院为毛泽东、任弼时、陈云、贺龙、邓子恢、陆定一、罗荣桓等领导治病。在长征路上,曾成功救治生命垂危的周恩来。

建院百年来,特别是近80年来,中国医大一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医大一院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区域性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在国内外卫生界享有着很高的声誉。

1995年初,时任院长、现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高举医院改革的旗帜,首创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改革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卫生界的瞩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把中国医大一院改革经验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对我国的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医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249张,2009年全年日均门诊量约7000余人次,年入出院约7万人次。

现有职工3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和教授级专家460余人,有123 人次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内任职。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8人次,常委18人,委员及学组委员81人,青年委员12人,理事3人。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

拥有包括PET-CT、医用回旋加速器、256排CT、双源多层CT、高档核磁共振等当今世界为先进的设备。

近十年来,医院共获得各级科研课题1100余项,其中包括“863”、“973”、国家攻关等重大课题150余项,获得经费1亿多元,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00多项。

在2009年公布的2008年我院发表国内论文总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9位;发表SCI收录论文总数排名第16位。

2007年在卫生部管理年检查和全国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与竞赛中,我院获东北地区两个第一名。

在全国有41个代表队参加的护士大比武中,我院获第五名的好成绩,为此,医院获得2005年度至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

在抗击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的斗争中,中国医大一院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肯定和表彰,特别是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医院收治四川灾区伤员21人,全院职工向灾区捐款达100多万元。

我院赴四川三支医疗队,为祖国和人民立了新功,医疗队长罗钢在灾区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经努力,构建人民满意医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省卫生厅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由原来的84%提高到99%,医院2006年参加了“全国健康卫士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其经验在全国反响很大。

医院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2007年以来,职工中有7人分别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多年来医院一直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视技术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实行优质服务;医院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辽宁省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沈阳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金榜单位等荣誉称号。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医大14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医大一院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座右铭。

目前,中国医大一院承载着昨天的辉煌,沿着既定的航向,朝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方位数字化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