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什么是“威尔逊主义”?

什么是“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的定义及其他

一般认为,威尔逊主义就是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严格讲来,它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和标准,以及由此重建国际秩序的计划,它具体体现在1918年1月8日对国会发表的“十四点计划”的演说中,主要强调下列目标的实现: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撤出俄罗斯领土以及建立国际联盟。此后,威尔逊又对“十四点计划”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美国外交四项原则(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美国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获得政权的外国政府;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将恪守信用,遵守道义)等,完善了他关于持久和平的设想。威尔逊主义显然想用集体安全体系的“快刀”斩断欧洲古老均势体系这堆“乱麻”,他好像要告诉欧洲人:“从今以后,国际秩序不应再建立在均势的基础之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各国的安全不应依靠军事同盟,而应以集体安全为保障;外交活动也不宜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公开地达成公开的协议’。”

根据威尔逊对国际体系的设想可以得出下列看法:(1)他的人性观是基于自由主义的人性善;(2)他承认民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并且认为和平只能建立在经过考验的政治自由的基础之上;(3)在国际层面上,他认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一样,可以用法律和制度来限制武力的使用,只要所有国家的政府将宣战权交给多边组织,武力的使用必须得到多边的同意或授权;(4)类似“勿杀生”的伦理道德、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在国际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突出外交政策中的道德律令,决策者将人看作是目的而不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

威尔逊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有:(1)19世纪主导欧洲和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哲学。古典自由主义有重商主义的倾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会致力于和平,因为战争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避免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利益的和谐性会引导它们寻求集体安全,“和平与正义、国际法律和国际组织,应当也可能是国际社会大家庭共同追求的一种目标和架构”。(2)美国的传教士精神或说“天定命运观”。这种观点认为,美国人民是上帝拣选的子民,注定负有拯救世界的义务,推而广之即是向世界输出美国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其结果就是实行扩张主义或干涉主义。威尔逊认为美国在集体安全体系中肩负领导责任。他在1919年7月10日对参议院的讲话中说:“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拒绝别人赋予我们的道德责任,我们是拒绝还是接受世界对我们的信心。”(3)美国文化中的“例外论”。美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认为美国是自由之地、希望之乡,是理想世界的缩影。在美国外交政策的传统中,杰佛逊主义与威尔逊主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都源于“例外论”。如果说杰佛逊主义是“洁身自好”、确保美国不要世界化的话,那么威尔逊主义则是“己所欲,施予人”,目的是使世界美国化,让整个世界变得像美国一样美好。(4)18世纪启蒙哲学。启蒙哲学认为,人类是平等的,在国际关系中,人道的目标本身就是国家利益的核心组成部分。

威尔逊主义的外交政策常常奉行如下这些准则:第一、作为国内治理形式,民主制度比君主制度、专制制度更好,在世界政治中,民主国家能够成为美国更好的、更可靠的伙伴;第二、在国外支持民主不仅是美国的道义责任,而且也是为了保障世界和平的一种实际需要;第三,防止战争,热衷消除战争根源,支持和平运动、裁减军备、削减防务预算。

按米德的说法,20世纪前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威尔逊主义成分(理想主义成分)早已存在,当然那时它还没有被命名为威尔逊主义。 美国时常显示出“民族性格中的威尔逊主义倾向:坚持认为美国拥有改变世界其他地方行为的权力和职责,美国能够而且应该既关注其他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方式,也关注它们的国内政策”,这主要体现在美国传教士在世界上的活动中,但往往为外交史家所忽视,人们更多地关注军人(打仗)和商人(经商)的活动。传教士的活动属于民间性质,虽然也得到官方的协助、支持和保护;而官方外交中正式支持世界上的民主并不很多(如支持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力有限,1823年美国宣告门罗主义后,美国自动将其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活动半径划定在西半球,威尔逊主义的效力和威力也仅限于此。威尔逊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也远不如汉密尔顿主义的影响大。但进入20世纪后,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已上升为世界第一,美国又成功地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会议为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全世界宣告美国的理想主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威尔逊主义的宣布是在合适的时间(胜利之后)、合适的地点(讨论战后安排的会议)、合适的人(帮助赢得胜利的最有实力的大国总统)所说的合适话语。此后,威尔逊主义逐渐成了理想主义的代名词。由于美国主导了20世纪,威尔逊主义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与美国的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的理论及实践息息相关。

威尔逊主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1)道德律令道德应当是一切外交政策的出发点;(2)多边律令多边主义应当是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基本手段;(3)民主律令在美国领导下实现世界的民主是实现永久和平的前提条件;(4)民族自决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的政府统治形式。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应当将威尔逊主义与威尔逊的外交政策区别对待,前者是一种外交思想或理论,后者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执政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

原文较长,不过写得挺详细,建议你看看链接的原文:

一般认为,威尔逊主义就是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严格讲来,它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和标准,以及由此重建国际秩序的计划,它具体体现在1918年1月8日对国会发表的“十四点计划”的演说中,主要强调下列目标的实现: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撤出俄罗斯领土以及建立国际联盟。此后,威尔逊又对“十四点计划”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美国外交四项原则(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美国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获得政权的外国政府;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将恪守信用,遵守道义)等,完善了他关于持久和平的设想。威尔逊主义显然想用集体安全体系的“快刀”斩断欧洲古老均势体系这堆“乱麻”,他好像要告诉欧洲人:“从今以后,国际秩序不应再建立在均势的基础之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各国的安全不应依靠军事同盟,而应以集体安全为保障;外交活动也不宜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公开地达成公开的协议’。”

根据威尔逊对国际体系的设想可以得出下列看法:(1)他的人性观是基于自由主义的人性善;(2)他承认民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并且认为和平只能建立在经过考验的政治自由的基础之上;(3)在国际层面上,他认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一样,可以用法律和制度来限制武力的使用,只要所有国家的政府将宣战权交给多边组织,武力的使用必须得到多边的同意或授权;(4)类似“勿杀生”的伦理道德、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在国际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突出外交政策中的道德律令,决策者将人看作是目的而不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

威尔逊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有:(1)19世纪主导欧洲和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哲学。古典自由主义有重商主义的倾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会致力于和平,因为战争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避免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利益的和谐性会引导它们寻求集体安全,“和平与正义、国际法律和国际组织,应当也可能是国际社会大家庭共同追求的一种目标和架构”。(2)美国的传教士精神或说“天定命运观”。这种观点认为,美国人民是上帝拣选的子民,注定负有拯救世界的义务,推而广之即是向世界输出美国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其结果就是实行扩张主义或干涉主义。威尔逊认为美国在集体安全体系中肩负领导责任。他在1919年7月10日对参议院的讲话中说:“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拒绝别人赋予我们的道德责任,我们是拒绝还是接受世界对我们的信心。”(3)美国文化中的“例外论”。美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认为美国是自由之地、希望之乡,是理想世界的缩影。在美国外交政策的传统中,杰佛逊主义与威尔逊主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都源于“例外论”。如果说杰佛逊主义是“洁身自好”、确保美国不要世界化的话,那么威尔逊主义则是“己所欲,施予人”,目的是使世界美国化,让整个世界变得像美国一样美好。(4)18世纪启蒙哲学。启蒙哲学认为,人类是平等的,在国际关系中,人道的目标本身就是国家利益的核心组成部分。

威尔逊主义的外交政策常常奉行如下这些准则:第一、作为国内治理形式,民主制度比君主制度、专制制度更好,在世界政治中,民主国家能够成为美国更好的、更可靠的伙伴;第二、在国外支持民主不仅是美国的道义责任,而且也是为了保障世界和平的一种实际需要;第三,防止战争,热衷消除战争根源,支持和平运动、裁减军备、削减防务预算。

按米德的说法,20世纪前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威尔逊主义成分(理想主义成分)早已存在,当然那时它还没有被命名为威尔逊主义。 美国时常显示出“民族性格中的威尔逊主义倾向:坚持认为美国拥有改变世界其他地方行为的权力和职责,美国能够而且应该既关注其他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方式,也关注它们的国内政策”,这主要体现在美国传教士在世界上的活动中,但往往为外交史家所忽视,人们更多地关注军人(打仗)和商人(经商)的活动。传教士的活动属于民间性质,虽然也得到官方的协助、支持和保护;而官方外交中正式支持世界上的民主并不很多(如支持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力有限,1823年美国宣告门罗主义后,美国自动将其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活动半径划定在西半球,威尔逊主义的效力和威力也仅限于此。威尔逊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也远不如汉密尔顿主义的影响大。但进入20世纪后,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已上升为世界第一,美国又成功地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会议为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全世界宣告美国的理想主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威尔逊主义的宣布是在合适的时间(胜利之后)、合适的地点(讨论战后安排的会议)、合适的人(帮助赢得胜利的最有实力的大国总统)所说的合适话语。此后,威尔逊主义逐渐成了理想主义的代名词。由于美国主导了20世纪,威尔逊主义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与美国的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的理论及实践息息相关。

威尔逊主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1)道德律令道德应当是一切外交政策的出发点;(2)多边律令多边主义应当是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基本手段;(3)民主律令在美国领导下实现世界的民主是实现永久和平的前提条件;(4)民族自决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的政府统治形式。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应当将威尔逊主义与威尔逊的外交政策区别对待,前者是一种外交思想或理论,后者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执政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

一般认为,威尔逊主义就是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严格讲来,它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和标准,以及由此重建国际秩序的计划,它具体体现在1918年1月8日对国会发表的“十四点计划”的演说中,主要强调下列目标的实现: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撤出俄罗斯领土以及建立国际联盟。此后,威尔逊又对“十四点计划”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美国外交四项原则(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美国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获得政权的外国政府;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将恪守信用,遵守道义)等,完善了他关于持久和平的设想。威尔逊主义显然想用集体安全体系的“快刀”斩断欧洲古老均势体系这堆“乱麻”,他好像要告诉欧洲人:“从今以后,国际秩序不应再建立在均势的基础之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各国的安全不应依靠军事同盟,而应以集体安全为保障;外交活动也不宜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公开地达成公开的协议’。”

一般认为,威尔逊主义就是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严格讲来,它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和标准,以及由此重建国际秩序的计划,它具体体现在1918年1月8日对国会发表的“十四点计划”的演说中,主要强调下列目标的实现: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撤出俄罗斯领土以及建立国际联盟。此后,威尔逊又对“十四点计划”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美国外交四项原则(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美国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获得政权的外国政府;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将恪守信用,遵守道义)等,完善了他关于持久和平的设想。威尔逊主义显然想用集体安全体系的“快刀”斩断欧洲古老均势体系这堆“乱麻”,他好像要告诉欧洲人:“从今以后,国际秩序不应再建立在均势的基础之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各国的安全不应依靠军事同盟,而应以集体安全为保障;外交活动也不宜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公开地达成公开的协议’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