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偏低,可能是运动量减少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四肢肌肉病变、恶病质等疾病因素引起。
一、非疾病因素:
如果长期卧床,导致肌肉缺乏锻炼,可能会使肌肉含量下降,而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肌肉含量下降可能会使肌肉中的肌酸激酶降低,进而形成肌酸激酶偏低的症状。可以适当运动,通过跑步、竞走的方式改善肌酸激酶偏低的情况。
二、疾病因素:
1、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梗死恢复期,导致心肌受损,细胞内的肌酸激酶可释放入血,心肌细胞受损越严重,肌酸激酶的水平越高。在心肌炎、心肌梗死恢复期,心肌细胞功能逐渐恢复,肌酸激酶含量也会逐渐下降,引起肌酸激酶稍低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昔非君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2、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容易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也可能导致肌肉收缩减少,肌酸激酶释放入血的量减少,可能会引起肌酸激酶稍低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基硫氧嘧啶片等药物,也可以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甲状腺切除术。
3、四肢肌肉病变:四肢肌肉萎缩多与神经病变、外伤等因素有关,当患者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时肌肉含量减少,可能会诱发肌酸激酶比较低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等药物,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益髓颗粒等药物。
4、恶病质:恶性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出现该类疾病后,骨骼肌含量逐渐降低,肌酸激酶含量减少,可能会引起肌酸激酶偏低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进行肿瘤切除术,改善不适症状。
5、其它情况:如果患者的大量使用泼尼松等激素类药物时,可能会损伤骨骼肌、心肌,降低机体免疫力,使肌酸激酶活性降低,出现肌酸激酶偏低的现象,可遵医嘱改变治疗方案。
出现肌酸激酶偏低时,患者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查检测肌酸激酶水平,明确病情。在治疗期间,建议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劳累,避免受凉感冒,以免使情况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