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凭密码即可在家上网查询检验报告,预约大医院专家门诊;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互通,减少重复开药检查……
昨天,上海市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相关会议透露,全市覆盖、全民共享的健康信息网将于明年底建成,有效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
据介绍,健康信息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互通互联,整合公共卫生应急、医联、医保系统和各区县区域卫生网络,实现18个区县、600余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统一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医务联动;
其次是电子健康档案,户籍居民或外地、外籍人士在沪就诊的信息,都将自动建档、自动更新,成为家庭医生和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依据。
本市闵行、长宁、闸北、卢湾、松江、宝山等六区已经开始试点建设健康信息网工程,今年6月底完成接入市级平台;全市34家三级医院也将于今年年底全部联网。
专家介绍,全市健康信息网建成后,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将居国际领先地位,市民就医问诊模式会发生可喜变化。
如过去在大医院看病,挂号、付费、拿药需多次排队,而在信息化基础上推行“一站式”付费服务,患者排队次数可以从平均3.4次减少到2次以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50分钟。又如网上查检验报告,免去了往返奔波,并可自助打印。
专家特别指出,上海还将以健康信息网为基础建设公益性的预约挂号平台,市民一早去挂号、等候5小时问诊5分钟的现象可望缓解,预约门诊等候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医生开检查单或处方时,联网的工作站将自动显示病人近期检查用药情况和禁忌症,提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或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辐射作用也将大大加强,如大医院的放射科、病理科专家可联网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读片,减少患者拿着一张影像片四处问询的苦恼,提高疾病早期发现水平。
健康信息联网,如何保障个人隐私?
项目工程指挥部执行副总指挥高解春说,首先,健康信息网有上海市公共信息安全防护保障;
其次,医生只有病人在场情况下,凭工作卡和病人的医保或医联卡,“双卡合一”才能打开个人健康档案;
此外,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滥用病人病史的监管,保障患者信息的合理应用。
专家指出,建设健康信息网是一场“卫生领域的革命”,不但是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及基本医保“基础的基础”,也是上海医改探索区域性医联体和家庭医生必备的技术支撑,其更长远目标是促进慢性病防治,“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专家同时强调,要真正发挥健康信息网的作用,还需在电子签名电子病历的合法性、互认检查结果的法律依据等方面,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卫生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责任编辑:陈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