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小腿形是这样变化的
宝宝的小脚丫之所以出现内八字和外八字的走路姿势,和他们两条腿的形状有关。
O型腿的宝宝走路,小脚丫呈外八字,X型腿的宝宝走路,小脚丫产生内八字。
而宝宝的两条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从O型腿、到变直、再到X型腿的变化过程,因此小脚丫留下的足迹也会有外八字、平行排列和内八字3种形状。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宝宝从出生到青少年,下肢的力线(轴线)存在一个生理性的变化过程:
新生儿期有大约15°的膝内翻;
18个月左右,随着宝宝学步行走,下肢力线逐渐变直;
幼儿期之后,出现膝外翻,约为12°;
到了青少年阶段,和成人一样约存在4°~6°的膝外翻。
这种生理性的下肢成角现象,可以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自行矫正,不需要治疗,不需要限制活动,只需要观察即可。
但是,由于创伤、骨骺发育不良、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可引起病理性的下肢成角畸形,不能靠幼儿的生长潜能自行矫正,往往需要支具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在了解了宝宝两条腿的发育过程之后,就不难理解小脚丫内八字、外八字的问题了。
这些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是生理性的,也就是说这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和忧虑。
是否需要治疗?
宝宝有O型腿和X型腿是不是需要治疗呢?
通常说,O型腿的宝宝,膝关节之间的距离(膝间距),或者X型腿的宝宝踝关节之间的距离(踝间距)不超过5厘米,都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观察即可。
超过5厘米,建议可采用夹板治疗。
夹板是俗语,专业名称为“矫形支具”。
膝间距或者踝间距在5厘米~10厘米之内的宝宝,夹板只需要在夜间佩戴,每天晚上佩戴4小时~6小时左右。
如果超过10厘米,需要白天和晚上都佩戴夹板,夹板治疗无效,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祝愿每一个小宝宝的小脚丫都能坚实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