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富伸展性,有前、后壁和两个侧壁,前后壁常处于相贴状态。
阴道的下部较窄,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处女阴道口周围附有黏膜皱襞称处女膜,呈环形、半月形、伞状或筛状;处女膜破裂后,阴道口周围留有处女膜痕。
阴道的上端宽阔,环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环形凹陷,称为阴道穹,分为前部、后部和两个侧部。阴道穹以后部最深,与后上方腹膜腔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仅隔阴道壁和一层腹膜。
阴道位于盆腔下部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上接子宫,下端开口与阴道前庭。
阴道前壁上部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相隔;下部与尿道后壁间有尿道阴道隔存在,二者间连接紧密。
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易在上述两隔处发生。后壁上部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中部借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直肠阴道隔与直肠壶腹相邻接;下部与肛管间隔以会阴中心腱。
阴道下部穿过尿生殖膈,尿生殖膈内的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的部分肌纤维对阴道下部有括约作用。
阴道是性交器官,也是月经排出和胎儿娩出的管道,具体功能如下:
娩出胎儿
阴道是一个富于伸展性的肌性管道,妊娠时纤维长度可增加4~5倍,故较易扩张,便于生产时胎儿娩出。
正常同房
同房时阴道可容纳阴茎插入。性兴奋时阴道周围的小血管高度充血,可从血管内渗出较多的液体,使阴道润滑。性兴奋过程中,阴道下1/3可发生显著充血,引起阴道口缩窄,从而对阴茎起到一种紧握作用。
阴道上的2/3几乎无感觉神经末梢分布,而下1/3与阴道口神经分布丰富,对刺激极为敏感。
排出通道
阴道可参与排出经血和生殖道分泌物。
后者是指阴道上皮渗出液、宫颈黏液、少量子宫内膜与输卵管分泌物,以及其中含有的阴道脱落细胞、白细胞、乳酸杆菌等,医学上称为白带。
正常的白带量少,无臭味,无色。
吸收功能
性交后大部分精浆是通过阴道排出或被阴道吸收,精浆中的前列腺素被阴道壁吸收后,几分钟内即可引起输卵管收缩;许多药物如青霉素、孕激素等也可在阴道内被吸收,所以临床上可通过阴道给药治病与调节生育。
制酸
雌激素可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合成糖原,糖原经寄生在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使阴道保持酸性(pH4~5),形成阴道内抵抗感染的防御机制,保护阴道免受感染。
老年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降低,阴道pH值升高,致病菌容易侵入繁殖,造成老年性阴道炎。
阴道闭锁
为泌尿生殖窦未参与形成阴道下段所致。根据阴道闭锁的解剖学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阴道炎
表现为小阴唇内侧和阴道黏膜呈现充血、水肿状态,阴道壁附有白色膜状物、豆渣样或脓性分泌物。
阴道纵隔
为双侧副中肾管会合后,尾端纵隔未消失或部分消失所致,常伴有双子宫、双宫颈、同侧肾脏发育不良。
可分为完全纵隔和不全纵隔,前者下端达阴道口,后者未达阴道口。
阴道斜隔综合征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向下延伸未达到泌尿生殖窦而形成盲端。
常伴有同侧泌尿系发育异常,多为双宫体、双宫颈及斜隔侧肾缺如。
分为三个类型:
先天性无阴道
是双侧副中肾管会合后未向尾端伸展形成管道,以至于无阴道,妇科检查可见无阴道开口。